周志亮,湖南人,2013年7月进入梅州分公司,一直从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作为一名非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项目管理者,一路走来免不了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恰恰是这种困难让他感觉工作充满了挑战,他的身上总是充满了“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湖南人精神。因此,他能够快速地适应工地艰苦的生活,实现了从一名“门外汉”到精通生产的项目经理的蜕变。
一、虚心请教,注重总结,厚积薄发
如果把工程管理工作经验比作财富的话,周志亮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可谓是“白手起家”,体育专业毕业的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一天自己会从事与工程管理相关工作。刚来公司时,为了能尽快进入角色,凭着“干一行爱一行”的赤诚之心,边干边学边想,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及时请教;利用休息时间,与同事一起讨论遇到的问题处理方法,及时收集并学习前辈处理突发工程问题的经验;充分利用闲暇时间阅览工程管理的资料及文件。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他逐步掌握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管理流程、工艺工法、完工后的检测与验收以及工程结算等一整套流程,通过学习实践和总结,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独挡一面的业务能手。
二、当得了好士兵,才能当得了好将军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清远名德华府桩基础项目是周志亮担任项目经理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他挑战自己能力和水平的第一个项目。当时,梅州分公司领导班子正讨论寻找合适的项目经理人选时,周志亮向分公司毛遂自荐,他想争取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挑战自己。最终,分公司领导班子几经讨论,愿意给年轻人一个展现的机会。
伴随机会的往往就是困难和挑战。清远名德华府桩基础项目采用冲孔灌注桩,总数123根桩,初勘报告显示桩的深度与现场施工时的深度出入较大。根据甲方提供的超前钻报告显示,最长深度达到70米,现场岩层面平均约为13米,施工至符合设计要求深度需入岩达到数十米深,同时冲孔桩机入岩速度较慢(约1小时0.2米),从而造成施工时间普遍延长,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同时,加上施工场地较差、表层土含水量较高、地下水丰富以及溶洞特别发育等原因,使得施工难度加大,施工的安全性以及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此时,担任项目经理的周志亮带领他的团队,积极采取措施,编制了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以及处理办法,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同时增加机械设备以及作业人员,用黄土搅拌水泥对表层松散含水丰富的土进行换填埋设护筒,再将护筒表层用混凝土进行硬化避免护筒下沉及塌陷,最终顺利完成了该项目,并超额完成了分公司下达的考核指标。
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挑重担
一名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具备项目的安全质量、施工进度控制、施工工艺、合同履约以及风险防控等必备的素质,还需要具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优化创新的能力。通过清远名德华府这个项目的历练,周志亮的信心大增,紧接着担任了河源和平碧桂园一期二标桩基础工程项目经理。河源和平碧桂园一期二标桩基础工程项目是一个管桩项目,这是梅州分公司承接的第一个管桩项目,也是周志亮接触到的第一个管桩项目,之前没有任何经验。但周志亮依然没有打退堂鼓,勇挑重担,边学边干,很快便掌握了管桩施工的要点和关键环节。在面对该项目工期紧、场地较大、临近年关、管桩供应不及时、资金周转压力大、连续暴雨天气等多重不利因素时,他又带领他的团队攻坚克难,与管桩供应商建立微信群,进行实时控制和调整,并在现场采用石渣修筑一条约350米的施工主干道保证管桩能及时到达施工场地,并对班组进行考核激励,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该项目最终提前完工,得到了业主肯定,为公司的二次经营打下了良好基础。
目前,周志亮管理的惠来碧桂园一期三标桩基础工程已开工。该项目前期面临工期紧、地质复杂、临近海边降雨较多、当地政府部门要求严格等困难,周志亮再一次带领他的团队突破种种困难,确保了项目顺利开工。
电影《冈仁波齐》揭示这样一个道理:“去做,就是了。去活,就是了。尽心尽力,就是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我们相信,每一个中煤江南人都有一颗积极乐观、勤奋务实、敢于担当、不畏艰险的精神,始终秉承着三十年多年来“勤于创业、勇于创新、敢于创造”的企业精神。